差不多心态要不得
日前,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了一批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力典型案例。其中一起是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负责牵头核实整改的副镇长吴远旺,面对巡视转办的信访件,不仅未详细核实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,甚至仅凭目测、估算、听取口头陈述,便认定“差不多”,回复不存在相关问题。因整改不力加上其他违纪行为,“差不多”副镇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。
用“差不多”心态解决巡视反馈问题,对整改要求敷衍、应付,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这样大而化之、敷衍了事得出的调查结果与事件真相大相径庭——危房改造实际只开支1.14万元,而建档立卡贫困户二级危房改造的补贴标准是1.5万元,剩余的3600元资金被村委会主任卢继权占为己有。吴远旺以为的“差不多”其实差很多,这不仅是敷衍老百姓,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也是糊弄组织,影响党的政策贯彻落实,最终受到党纪严惩。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胡适在《差不多先生传》中塑造了一个“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”的差不多先生,对当时社会处事不认真、不追求更高境界的“差不多哲学”予以辛辣讽刺。在今天的党员干部中,这种“差不多”心态依然占据一定市场。落实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,不求干得尽善尽美,而是弄个马马虎虎、草草了事;学习党中央最新精神,浅尝辄止、不求甚解,把文件浮光掠影看一看、翻一翻,就当成学懂弄通了;基层调研,不是带着问题扑下身子、沉到一线,真正发现老百姓的“难点”问题,而是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。如此得过且过,是对人民群众、对党的事业的严重不负责任。如果党员干部都用这种浮皮潦草的“差不多”对待工作、应付群众,累积在一起要打多少折扣?
其实道理十分浅显,大多数人都懂得其中的利弊。部分党员干部仍然抱有“差不多”心态,说到底还是政绩观错位、责任心缺失的缘故。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,也是决胜的关键一年。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,树立高度责任感、紧迫感、使命感,不折不扣完成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,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为老百姓做好事、办实事、解难题。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)